在秦苍家的西北面,西北区临向秦苍家里的地方,数家店铺正式开业。这些店铺占据了目前最好的临街地位,并且装扮还颇为不错。用的木料都是从康拉多那里抢来的.........
好吧,这就是原先乔素的杂货铺的扩建。
毕竟还没有到开办超市的时间,秦苍老老实实的分家分别售卖。毛皮、地毯、布匹、粮食、盐、葡萄酒等现有的货物也终于第一次定下了价格。
这个价格是按照黑海范围内普遍的价格制定的。并且还是最低价,因为在哥萨克占据的鲁塞尼亚地区、克里米亚鞑靼人控制的扎波罗热、顿河地区,这些懂你心的价格实际上要连翻好几个个头。
大铁监也终于开始正式培养各种生活用的学徒。
比如打铁钉、打箍圈、打铲子等东西的铁匠,这些家伙是目前领地里最需要的。
不得不说,刻赤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世界出名的大储量铁矿支撑了目前领地里大部分的用度。隼牟结构?算了,虽然还在用,但是在铁比木头还便宜的现状下,人们更习惯采用便宜的铁钉等好用的东西。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刀、铁锤、矬子等物品。这些逐渐制造出来的生活用品让大铁监在一段时间里居然持续地开始盈利了。
好在分家的时候矿场和大铁监等地方都是秦苍自己的。不然秦苍岂不是要亏死。
赤州城继续进行着改造。
有偿的劳动成为了闲来无事的汉子们新关注的焦点。
因为奴隶不足,矿场就已经腾不出手,赤州城墙的庞大工程就这样落在了这里。不只是赤州城墙,赤州的官道还是一个将会持续很久的工作。
前文说过,汉子们都是分家之后各自独立的。虽然房子都是一户一家,个个都是有田,但架不住他们需要花钱。需要注意的是秦苍虽然分下了一部分的钱财,但是这不够。
建立一个生活的体系不是简单的事情。其中消费者、货物、钱币缺一不可。
现在秦苍有货物,汉子们身为消费者却没有钱币。
也就是说双方已经出现了一层断裂,这样的商业圈怎么持续下去?
这也就是商业剥削为什么存在了。
秦苍实际上是全领地最大的地主、商人的综合体。
数百农闲的汉子相继在秦苍的鼓动之下接受了修理城墙的活计。女人们则分为了两波,有能力的同样接受修理城墙的工作,没能力的就去做大锅饭。
“等等!为什么冬天我们不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