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权少霆没有远见的目光,不知道要开发光刻机的技术。实在是这项技术常年被人家把持在手心,寰宇集团想要研发,都无从下手。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寰宇集团的研发团队,每年耗费的经费何止上百亿,可研发的进度依旧缓慢的犹如蜗牛。不怪研发团队不努力,也不是研发团队知识不如人,纯粹是开始的太晚了,技术核心又被人家牢牢的捏死。
从零开始的困难,不是技术人员想也能想的明白。
埋头苦追,是一种方法。把别人的技术拿来剖析变成自己的,也是一种方法。奈何光刻机这项技术,太重要了。
往大了说,那是别国的立身之本。
往小了说,那也是别家企业的立足之本。
这项技术我有你没有,那你就得看我脸色,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我想给你了就给你,不想给你了就不给你。你生气吧?没用。你就是没有这项技术,老子恶心死你,你还得过来求我。
就是这样儿。
寰宇集团要是掌握了这项技术,也会这么干。谁掌握了这项技术,都会这么干。
没什么可说的,就努力埋头搞研发,
争取早点把这项技术捏在自己的手里。不用再受制于人,更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明氏集团也不算掌握了光刻机的技术,只能说是明氏集团在光刻机的研发上,领先了寰宇集团。而且这个差距,是短时间追不上的。
对,哪怕是寰宇集团,也无法在短期间追上。研究技术方面的工作,是寰宇集团的重中之重。在寰宇集团里,也是权少霆一手抓。
相关的工作,都不会通过封尧,而是直接联系和权少霆汇报。
慕念安完全不了解,她问过权少霆,如果凭自己的研发团队,寰宇集团大概需要多少年能追上明氏集团,不追别人,就追明氏集团。
权少霆给出的答案,令慕念安都差点绝望了。
“保守估计,十年以上。”
而明氏集团能在技术研发上领先寰宇集团至少十年的时间,原因无他,纯粹是明氏集团走了狗屎运,这真的是狗屎运。和远见的目光、布置筹备都没有关系,就是运气好。
而这个运气,就是眼前带着厚厚眼镜片的狗腿子了。
这人在学术界的成绩已经不需要在例举了,一句话就能概括:大牛中的大牛。